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书怎么办
2023-06-30 13:47:52    深圳钱丹律师

引言:

在司法实践中,偶尔会出现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书的情况,这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对最新的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之策。


(资料图片)

法律案件免费咨询

一、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

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现行的立案登记制度确立了当事人投诉的权利。如果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当事人有权向受诉法院或上级法院投诉。对于涉嫌渎职犯罪的情况,当事人还可以向检察院报案。这一司法解释为当事人提供了追诉的途径。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深圳钱丹律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对立案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第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接收起诉和自诉的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和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于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和自诉,人民法院则应当予以释明。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还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在立案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理方式。如果人民法院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形,当事人有权向受诉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给当事人。对于发现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解决方法和建议

1.投诉权行使:当事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投诉权利,并在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的情况下及时向受诉法院或上级法院提出投诉。投诉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投诉,当事人可以使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促使法院及时处理案件。

2.寻求法律援助:在遇到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律师能够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建议,并帮助当事人制定合理的行动方案。

3.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也可以考虑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一种追究行政行为合法性的途径,可以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公正和公平的司法程序。

4.守法意识的提高:为了避免出现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的情况,当事人在起诉过程中应当确保起诉材料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形式或内容上的缺陷导致法院不予立案或作出裁定。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守法意识,将有助于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当事人面对法院不立案又不出裁定书的情况时,可以依据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行使投诉权,并寻求法律援助。此外,合理运用行政诉讼和加强守法意识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积极应对,我们可以维护自身权益,推动司法制度的公正和有效运行。

关键词:

上一篇:莲香园二手房价格_莲香园
下一篇:最后一页